动态与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与信息 >> 校园传真 >> 正文
    校园传真
    “交大附中科技创新节”拉开帷幕
    时间:2006-04-26 阅读:

    本月24日,“西安交大附中科技创新节”在隆重的开幕式中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继“英语学科节”、“政史地学科节”、“语文学科节”和“物理学科节”之后,我校举办的又一次综合各学科、充分体现展示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型活动。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原司长郑立中教授、碑林区教育局汤伟华局长、西安市科协领导、西安交大教育集团领导等嘉宾应邀出席了开幕式,省、市、交大电视台、报社媒体也对前来进行了现场采访。

    本次“科技创新节”为期一周,从2006年4月24日至28日开始,每日下午两节课后进行理化生科学实验及活动、国家测绘局专家科普报告、高一年级英语《网络与生活》演讲决赛、计算机英语实践决赛、初中计算机绘画比赛、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科技模型比赛(航模)、初一年级数学小论文答辩、高中网络信息处理比赛、计算机中文实践决赛、空中机器人表演等系列活动。

    在开幕式之前,“科技创新节”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活动,如:征集学生设计徽标评选 、“科技创新节”宣传海报设计、学生科学小论文评选、学生计算机中、英文实践预赛、高一年级学生英语《网络与生活》演讲预赛、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参加英语写作《未来机器人》、初二年级数学Z+Z课件展示、各班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板报进行评比等。

    预祝我校“科技创新节”圆满成功!

    冯冀副校长致开幕词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西安交大附中“科技创新节”今天在这里隆重地开幕了。这是我校继举办英语、政史地、语文、物理学科节之后的又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的学科节。

    今年年初胡锦涛主席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的这个宏伟目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今后中国的发展模式将由单纯讲究国民生产总值翻番向为更深层次上的由量变到质变意义方向转变。

    对社会发展来说,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回顾人类进化的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来简单地回顾一下240多年来的一段历史: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以棉纺织业的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发明为开始的,接着瓦特改良的蒸汽机(1785的),富尔顿的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1814年),无不都是以创新发明为契机,它们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门子的发电机,格拉姆的电动机,卡尔•本茨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贝尔的电话、马可尼的无线电报,这些创新发明使得生产力得以迅猛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 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54年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4年美国集成电路计算机问世,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种种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在古代曾经有过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这四大发明的辉煌,尽管中国在过去20多年里创造了年均9%的高速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的,不仅获利菲薄,而且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成本高,难以为继,目前在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今天却面临着总体创新能力较弱的尴尬。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国也期盼着能在大陆出现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应该说,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或者说,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水平恰恰是国家与社会发展整体中的一部分。

    西安交大附中历年来一贯重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特长、个性、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在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上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这次我校举办科技创新节,就是希望通过日常经常性的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

    这次专为交大附中科技创新节设计的宣传海报上,我们引用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那就是创新。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十分希望同学们能展开你们创新、想像的翅膀,让激情和智慧迸发出来!

    最后预祝西安交大附中科技创新节圆满、成功!

    学生代表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科技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则是科技发展的先导。正是无数锐意开拓的创新者,使我们有了今天的物质文明。一个人的成功、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振兴都与创新息息相关。那么,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呢?

    创新,就是不满足于任何既成的现实与成就,不满足于任何自诩为最终的成果而不懈于打破所有障碍的过程。

    创新,就是不满足于其他人一同立足于平坦的丘陵上而向更高更险的山峰攀登,去领略日出时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身上的骄傲。

    我认为,创新既是一个状态量,又是一个过程量。

    说它是状态量,因为它的目标是明确的,即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果;说它是过程量,因为目标的实现必然伴随着黑暗中的摸索,无数次的碰壁,甚至误入歧途。

    因此,我们要有创新意识、百折不挠的意志、对自己的信心、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理性地对待失败胸襟。

    创新意识,是我们迈上探索之路的第一步。它要求我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想象。对现实入微的观察能发现问题;对问题的思考能找出原因;大胆想象,则为我们展示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以上三个环节,即是一次创新。

    在探索的道路上,少有一帆风顺,挫折和受困是难免的。这时,我们一方面要调动自己的学识攻克难关,更要有信心和意志作我们坚实的心理后盾。

    在创新的路途上,个人力量有限,仅凭单枪匹马不但耗时颇长,而且成果不甚丰硕。但一个分工明确,精诚合作的团队则意味着成员们能力的乘积不只是加和。

    创新意识、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到达终点。但探索的终点不会只是透彻的顿悟与鲜花掌声,它常常是失败的无奈和沮丧的茫然。我们应该正视失败,因为我们所做的也许没有为在指出可以走的路,但至少告诉大家哪些路是死路。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失败,让失败成为成功的前奏而不是挽歌。

    让我们一起把创新用到生活和学习中,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口号。

    我们附中的师生有科学创新的传统。研究性学习成果、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在这次科技创新节上,将向大家展示其中的片断。最后,预祝“交大附中科技创新节”圆满成功!更祝我们学校在科技创新、求知探索的道路上硕果累累!

    谢谢大家!

    高二•一班 沈文博

    Baidu
    map